SoundCloud修改政策允许AI训练但否认使用用户音乐
音乐分享平台SoundCloud近日更新了其服务条款,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更新是在2月7日悄然上线,其中新增了一条明确规定平台有权利用用户上传的内容来“提供信息、训练或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或服务。这意味着,除受特定第三方版权协议保护的内容外,所有上传至SoundCloud的音乐都有可能成为AI训练的素材。此前, SoundCloud已经于2022年与近十二家供应商合作,推出了包括混音、生成人声和创建自定义采样的AI创作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音创作者的工作效率,确保音乐权利人能够得到认可且受到应有的权益保护,平台亦对外承诺,其AI技术的应用将保持“伦理与透明”。 然而,本次SoundCloud条款的更新引发了巨大争议。原因在于新的条款并未在平台设定页面提供一个明显的退出选项,使得用户对自己上传内容用于AI训练没有足够的控制权。事实上,不仅是SoundCloud,其他一些重要的社交或内容托管平台,如Twitter(现名为X)、LinkedIn以及YouTube,均在近几个月内调整了政策,准许第一方及第三方利用平台中的用户资料来训练AI,这背后反映了整个科技行业中数字内容向AI应用融合的趋势。尽管这种做法有可能推动创新和发展,但是许多用户对平台默认使用他们提供的数据培训AI感到不满,担忧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个人的创作成果未经充分授权就被商业化利用,进而损害自身利益。 对此,SoundCloud的高层人员、高级副总裁兼通讯总监Marni Greenberg发表声明说,这次服务协议的调整重在规范内容与AI交互的方式,同时她强调,现阶段公司并未实际利用用户创作来培训AI系统,未来若决定启动这个项目,平台将会提供更具体的选择参与机制给用户,使其能够更便捷明了地掌控作品动向。不过,许多用户表示,他们在此次更新期间并未收到来自SoundCloud方面的任何提示邮件,这使得更新显得不够公开透明。尽管按照服务条款的规定,SoundCloud有责任对重大修订做出“显著通知”,但这样的方式是否等同于通过个人邮箱发送消息,则是一个讨论热点。 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兼顾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专家意见指出,平台方需要加强数据使用规则和条件的透明度,同时建立更合理的收益分配模式,才能构建健康的创作生态系统,促进行业的公平竞争。SoundCloud等领先内容平台的做法和政策调整无疑对整个数字娱乐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的表现将深刻影响未来的行业发展格局和用户体验。 背景补充方面,SoundCloud成立于2007年,由瑞典籍创始人Alexander Ljung创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音乐社区之一,它以帮助独立音乐人分享音乐、建立粉丝群体而出名,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8亿,对于无数独立音乐艺术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该事件反映了当前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大型内容平台在追求AI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重视用户信息安全和个人权利的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版权保护体系,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不可或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