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章鱼鱼触腕“挥手”行为揭示其神秘沟通方式,科学家探索新解码途径

2 天前

最近,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种新的头足类动物行为:拟乌贼(俗称“海里的变色龙”)会用触腕相互“招手”。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这些生物在智能化方面的全新一面,也为研究它们的行为提供了新的方向。这项研究由法国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知觉系统实验室的索菲·科恩-博德内及其团队完成,目前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仅发布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 研究人员在两种拟乌贼——普通拟乌贼(S. officinalis)和斑点拟乌贼(S. bandensis)中观察到了四种不同的触腕动作,分别称为“上举”、“侧摆”、“翻滚”和“皇冠”。实验中,他们录制了拟乌贼的这些动作,并播放给其他拟乌贼观看,后者也做出相应的动作回应。有趣的是,当视频被倒置播放时,拟乌贼更倾向于在正常播放的情况下做出回应,这表明视觉刺激在这一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触腕动作的具体含义尚不明确,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有多种含义。首先,这种动作有可能是为了表示支配地位,因为在一只拟乌贼做出动作后,其他拟乌贼往往会撤退。其次,这些动作也可能是一种求偶展示,尽管也有未成年的拟乌贼做出了相同的行为。此外,这些动作还可能是防御性显示或反映动物内部状态(如情绪)的方式。研究团队总结道:“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动作具有象征意义,其含义取决于具体的行为情境。” 除了视觉上的显著特征,拟乌贼的触腕动作还会产生水中的机械波。这意味着即使在水下无法看到彼此的情况下,拟乌贼仍然能够通过感知振动波来识别这些动作。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类似的视觉播放实验获得了初步证据,支持这一假设,即触腕动作可能是包含视觉和机械感觉的多模态信号。 拟乌贼的智能和行为能力一直备受关注。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拟乌贼能够在期望获得更大报酬的情况下等待奖励,显示出计划未来的能力,而这在过去被认为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才具备。新发现的触腕行为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拟乌贼的认知边界。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更多的数据,以更好地理解拟乌贼在不同刺激下如何做出不同的触腕信号。这种方法已经在抹香鲸的点击声数据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这些动物通讯中的特定模式,并初步拼凑出它们的“字母表”。尽管拟乌贼的智能和行为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这一新发现表明,它们身上隐藏着更多值得探索的秘密。 业内人士对这项研究评价甚高,认为它为头足类动物的智能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拟乌贼不仅因其出色的伪装能力而闻名,还因其复杂的社会互动和潜在的语言能力,被视作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随着更多数据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科学家有望在未来深入揭示拟乌贼及其他头足类动物的行为和沟通机制。

Related Links